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陕西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陕西:取消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争议不断
2006-6-20 8:50:56 来源:中国青年报 【字体:小 大】
“如果还像前两年的政策就好了,有了20分的体育特长加分,奂奂上一流名校就用不着太担心了。”这两天,在反复估分、填报志愿咨询中,应届高考考生林明奂的妈妈常常这样念叨。

  从初中起,林明奂就是学校里无人不知的篮球明星,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,这次高考如果能再加点分,无疑会锦上添花。

  2004年,陕西取消了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,但此举实施两年后,又带出了新的困惑。

  两年前,“批量造假”行为被媒体曝光

  2004年,由于相关部门在二级运动员证件发放中的“批量造假”行为被媒体曝光,西安的高考录取被全国关注。

  当年,经过多方调查层层剥茧,最终,一条靠托关系、找门路,办个二级运动员证书就能在高考中凭空多加20分的利益链条被揭穿。

  根据当时的调查结果,2004年西安市申请二级运动员加分的考生达616人,在省纪委的介入下,确定通过省招办复审测试合格的248名体优生中,所持二级证书属违规办理的有50人,属社会不法人员伪造证件的两人,真正具备二级运动员资格的仅有196人。

  事件导致的直接结果,不仅是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,从2005年开始,陕西省取消了二级运动员享受高考加分优惠的规定。

  陕西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郝春槐说,由于管理难度太大等种种原因,陕西省招生委员会是经过慎重讨论研究后作出上述决定的。

  郝春槐回忆说,1998年以前,有二级运动员证书都是直接加分的,后来发现假证较多,省招办才从1998年开始组织统一的省级测试。但在具体的执行操作中却尴尬不断:“假证过多的主要原因,是发证机关过多过杂,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。但是,既然国家已经确定这些部门可以发证,你考试管理部门再要进行测试,明摆着就是在‘怀疑’发证机关。但你凭什么‘怀疑’?你又不是纪检、监察部门,你的测试不符合‘依法行政’的原则。”

  “再说了,明明是这个机关发的证,那个机关却不认可,要再组织一次测试重新认定,这不是行政职能的一种浪费吗?与‘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’的原则发生了冲突。”

  对特长生加分问题,教育部没有明确限制,只规定“录取过程中可适当照顾加分”,但具体加多少,并无统一标准。为慎重起见,陕西省参考了兄弟省份的做法。

  郝春槐介绍说,特长生加分泛滥曾在很多省份普遍存在,此前,已有个别省份取消了加分政策,还有的降低了照顾幅度,比如山西的加分分值从20分降到5分,“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”。

  虽规定一级运动员可加分,但两年中没有一人符合条件

  目前,陕西省的规定是,只有国家一级运动员可以在高考中加10分。

  在陕西省体育局,政策法规处处长赵东昌给记者翻阅了国家体育总局于2005年颁发的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》,其中规定只有在国家级赛事中取得名次,才能申请一级运动员。“这在中学生中几乎没有可能。”赵处长说。

  该局的文件存档中,记录着2005年、2006年审批的一级运动员名单,共3批87人,清一色的专业运动员。该局竞技处工作人员小宋证实,从去年至今年,没有高考生前来申请资格审核。也就是说,按照目前标准,能享受体育特长生加分照顾的基本没有。

  等级证发放的问题主要出在管理上

  “取消二级运动员证的加分,从源头上堵住了不法行为,最起码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公平。”陕西省招生办认为。

  对此,大多数家长也表示赞同:的确,这种加分“猫儿腻”太多,干脆大家都别想了,也能让考试变得单纯些。

  然而,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同的声音。“我们有这个特长,为什么别的省能加分,我们却不能加?这不是吃亏了吗?”体育特长生的家长们多认为不能让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”。

  某高校附中的校长告诉记者,学校一直在想办法,努力推进素质教育,让学生有全面的发展,加分政策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原本活跃的孩子有了顾虑,学校的文体活动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。“其实,差生里能靠体育加分上大学的几乎没有,这个政策主要影响的还是那些学习成绩中上、全面发展的学生。”

  多所高校的招办负责人也明确表示,同等条件下,更喜欢招收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,“总比死读书的好呀!活跃的氛围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,再说他们还能为学校争荣誉呢。”

  “政策制定不能‘因噎废食’。”有专业人士认为,对于中学生来说,虽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很难达到,但经努力达到二级还是有可能的。目前,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,而作为教育指挥棒的高考,也被指应试味道太浓。要鼓励学生全面发展,一刀切地取消二级运动员加分的做法无疑过于简单,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导向。

  “等级证发放的问题主要出在管理上,所以想办法加强监管,是根本的解决办法。”赵处长的看法与郝春槐的观点不谋而合。

  他解释说,按照现行规定,国家体育总局负责颁发健将级以上等级证书,省级颁发一级证,县级颁发三级证,而二级证的颁发单位最多,除地市外,其下属的中心,甚至体育院校也有权力。如果能将二级证的颁发权力“上收”,统一划归省里发放,归口管理,责任明确,谁出事就查谁,恐怕谁也不敢乱发证了。

    本报西安6月15日电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